醫衛概況需求
泰國醫衛產業概況與需求
- 張貼日︰2020-11-05
- 國家︰泰國
基本概況
1. 近年泰國醫療與健康照護體系發展情況
伴隨著穩定的經濟成長,近年間泰國醫療與健康照護體系亦獲得相對應的發展,相較於其他東協國家,泰國無論是在醫療支出或是醫院數量均表現突出。2017年泰國境內公營醫療院所數量為1,047家,民營醫療院所數量為349家[1],公營醫院遠多於民營。根據2018年泰國國家統計辦公室的數據顯示,泰國共有149,641張病床[2]。2017年泰國政府的醫療支出約占GDP的2.9%[3],而民眾自費醫療支出占整體醫療支出約為11.1%[4]。整體醫療支出占GDP約3.7%[5]。
2. 國際醫療服務發達
私立醫院多為國際醫療等級,主要病患為外國人,例如Bumrungrad International Hospital(康民醫院)、Samitivej Hospital(三美泰醫院)與Bangkok Hospital(曼谷醫院)合稱泰國三大星級國際醫院。除此之外,泰國獲得國際醫院評鑑(JCI)的醫院數量亦居於東協國家之冠,在1396家醫院中已經有61家醫院通過JCI評鑑,遠高於馬來西亞(16家)、越南(5家)、印尼(30家)、菲律賓(5家)等東協國家[6]。加上泰國政府強力之支持及推廣,有計畫將泰國打造為亞洲醫療中心,讓泰國逐漸在醫療觀光產業嶄露頭角。
3. 龐大醫療需求
泰國觀光業興盛每年迎來龐大的觀光人士,加上國際商業活動發達,境內外國居留人口不斷增加。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泰國境內外國移民已經達到240萬人,使得「移民醫療」成為泰國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挑戰之一。龐大觀光客出入境以及國際商務人士的頻繁移動,使得泰國暴露在較高的疫病傳染風險下,對於該國防疫體系形成龐大的負擔,必須隨時因應大型公共健康事件的侵襲問題。同時,泰國境內亦有部分移民人口沒有受到健康保險或社會安全體系的保障,使得泰國政府在處理移民醫療與防疫風險問題時更加棘手。另外,泰國研究機構Krungsri Research預計泰國在2040年老年人口將增至超過2,000萬人,占整體人口33%,人口結構逐漸趨向老化使得長期照護等服務及相關設備的需求與日俱增[7]。
4. 醫療政策發展方向
(1) 打造泰國成為亞洲醫療中心十年計劃
基於國內醫院數量多、價格相對低廉且觀光業本就興盛,泰國政府深知自身醫療服務具備跨領域結合之潛在優勢,早在2004年即已訂定國家產業發展計畫,目標以10年為期將泰國打造成為「亞洲醫療中心(Medical Hub of Asia)」。此一產業政策之重點工作有兩大區塊:一是發展高品質、價格低廉的國際醫療服務;二是扶植國內醫療器材產業。根據泰國投資促進會(Thailand Board of Investment, BOI)的數據顯示,在2010年泰國的醫療旅客達到178萬人次,至2018年已增至342萬人次,複利年度增長率(CAGR)高達8.52%,顯見泰國醫療旅遊產業仍處於快速增長的階段[8]。
(2) 醫療保險
泰國以公保、勞保與私保三大健保制度建構其醫療保險體系,2001年1月泰國政府推動以全民納保為目標之健保改革,推出「30泰銖方案」,該計畫針對平均年所得低於2,000美元之弱勢民眾提供醫療保險,補充了三大健保制度不足之處,大幅提升了健保涵蓋率。除此之外,為了因應國內日益嚴峻的移民醫療問題,2001年泰國也開始將外國移民納入健康保險體系外國居民或工作者均強制加入「移民健康保險機制」。自此,泰國進入了實施全民健康保障制度的時期。
泰國主要的健康保險制度可分為三大類型:
- 社會福利型的醫療保障制度,包括針對政府公務員及其家屬免費醫療的國家公務員醫療保障制度,對於低收入家庭、6歲至11歲的小學生、老年人、和尚、退伍軍人等實行免費醫療;
- 強制性的醫療保險,即對於正式部門、私營企業雇員的強制性的社會保障計劃以及對雇員因工受傷的工人補助計劃;
- 自願醫療保險,包括私人健康保險和「30泰銖計劃」,後者主要針對沒有參加前兩項保障計劃的其他泰國公民。
醫療產業概況與需求分析
1. 醫療器材:仰賴進口
泰國的醫療器材市場規模目前在亞太地區排名第8位。直至2017年底,泰國國內約有538家醫療器材生產商。目前泰國醫材市場需求以醫療耗材及診斷影像器材為主,當地目前廠商大多只能生產像血液導管、皮下注射器、鏡片等低階醫療產品,較為高階的醫療器材絕大多數依賴進入。目前已有國際大廠奇異亞洲醫療設備(GE MEDICAL SYSTEMS)在當地設廠生產超聲波及放射性檢測設備、呼吸機等產品[9]。目前泰國醫療器材出口總額中一次性使用器材占84%(single-use devices)、耐用醫療器材占15%(Durable medical devices)及試驗和檢測組占1%(Reagents and Test kits)[10]。
近年來泰國政府亟思推動國內醫療器材部門之產業升級。在泰國醫療設備方面,目前八成均仰賴進口,2010年市場產值7億美元,2015年已達11億美元。泰國工業部於2015年已經針對醫療器材產業訂定發展方針,將以促進泰國醫療設備產業發展為核心工作,期盼在未來五年內可自行生產全面的醫療器材。工業部考量到現階段醫療觀光服務收入已經與觀光收入並駕齊驅,成為泰國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因此政府應該加強對醫療產業的投資,特別是國內醫療器材的製造技術。同時,泰國逐漸進入高齡化社會,政府積極推動相關產業的轉型也是為不久將來泰國進入高齡化社會做準備。然而,根據泰國的智慧財產局(Depart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數據顯示,泰國醫療科技(Medical Technology)相關專利申請僅從2011年的40宗申請增加至2018年的53宗申請,反映泰國發展本地高階醫療器材產業的技術進展顯得緩慢,預期仍有一段長時間需要依賴從國外進口高階醫療器材[11]。
2. 醫療觀光以大城市為主,呈現多元化發展
泰國致力強化醫療服務與觀光業的連結,主要客源來自中東、葉門、沙烏地阿拉伯、緬甸、柬埔寨等國家,為區域重要醫療中心。泰國被視為東南亞平價醫療的首選之地,2018年有342萬人次的赴泰國求醫。過去10年並以每年8.52%的高度成長[12]。
泰國醫療觀光市場及服務業者絕大部分集中於曼谷地區及其他重要觀光城市,如普吉、帕達雅、清邁等。因為該地區除有完善旅遊硬體配套設施外,亦兼具有大型或國際認證的醫療機構。根據統計,國際旅客赴泰國觀光行程當中,最常使用的醫療服務包括健康檢查、近視矯正雷射手術、整形美容手術、牙齒診療、外科手術及復健等項,顯示泰國在該等醫療領域已有相當知名度,專業亦受國際病患肯定。近年間泰國醫療產業主要透過吸引外人投資,尤其以併購私立醫院的方式進入市場,擴大消費族群並促進觀光醫療產業的國際化,同時帶動醫療器材的需求面及市場規模。
除此之外,傳統醫醫療所衍生出來的泰式按摩理療,以及泰國著名的SPA水療均受到觀光客的喜愛。兩者成為泰國在發展國際醫療異業結盟時的主力之一。這兩項泰國聞名的休閒保健服務,每年皆吸引大量觀光客赴泰,此亦泰國在國際間強力推廣觀光醫療的重要賣點。
3. 傳統醫學:近年中藥市場發展迅速
泰國傳統醫學以本土醫學、中醫並存,泰國傳統草藥使用比例約為2.6%,近年來泰國中藥市場發展迅速,進口中藥材大量增加,中藥製劑在泰國以藥品管理,中藥註冊登記不易,目前未有我國中藥廠業者取得該國中藥上市許可證,現行實務上係以食品方式進入該國市場。依據2017年1月至10月之貿易統計資料,我國中藥製劑至泰國出口值約為2.6萬美元。
4. 醫療產業需求面向
泰國持續與世界會生組織(WHO)進行五年一期的國際合作計畫,稱為:「世界衛生組織國家合作戰略(CCS)」,在長期努力之下,泰國在傳染性疾病、公共衛生等問題方面已經有了長足進展,各項健康與醫療指標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其他新興的公眾衛生健康議題則開始受到國際間的關注,特別是因藥物濫用產生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道路安全與車禍死亡率高,以及外國人士頻繁出入境與觀光發展產生的健康衛生事件等。此外,非傳染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民眾健康問題也開始受到對應的關注。
據此,在最新的5年(2017-2021)CCS戰略計畫中,泰國希望透過WHO平台就下列議題進行戰略合作:
- 抗生素耐藥性問題
- 全球衛生外交(包括國際貿易與衛生)
- 移民健康
- 非傳染性疾病
- 道路交通安全
5. 自臺灣及各國輸入醫衛產品概況
泰國近三年(2017至2019年)平均年進口醫衛產品金額為59.25億美元,前5大進口來源是歐盟(34.05%)、中國大陸(15.99%)、美國(15.65%)、日本(8.47%)、瑞士(5.09%),我國排第14名,市佔率0.85%。
在醫衛新南向政策推動以來(2018年至2019年),泰國自臺灣進口醫衛產品年平均金額為5,392萬美元,其中醫材占近八成,進口金額約4,183萬美元,較政策推動前(2016年至2017年)成長34.86%,而臺灣在泰國的市佔率亦提升至1.42%,增加0.2個百分點,臺灣醫材在泰國面對的平均關稅稅率為3.66%,關稅區間介於0%至30%,我出口較多的產品類別為「醫用化學製品」和「眼鏡類」。另一方面,藥品約占二成,2018年至2019年泰國自臺灣年平均進口金額為1,209萬美元,較政策推動前(2016年至2017年)增加14.7%,臺灣市佔率無變化,維持在0.38%,臺灣藥品在泰國面對的平均關稅稅率為4.5%,對泰國出口主要以「中西藥品」類產品最多。
泰國醫衛產品自臺灣進口概況表
產業 | MFN稅率(%) | 新南向政策推動前 | 新南向政策推動後 | B較A變化 | |||||
---|---|---|---|---|---|---|---|---|---|
A.2016~2017年自臺灣平均進口 | B.2018~2019年自臺灣平均進口 | ||||||||
金額(百萬美元) | 結構比(%) | 市佔率(%) | 金額(百萬美元) | 結構比(%) | 市佔率(%) | 成長率(%) | 市佔率(%) | ||
醫衛產品合計 | 4.19 (0~109) | 41.56 | 100.00 | 0.78 | 53.92 | 100.00 | 0.88 | 29.74 | 0.10 |
藥品 | 4.50 (0~109) | 10.54 | 25.37 | 0.38 | 12.09 | 22.43 | 0.38 | 14.70 | 0.00 |
醫療器材 | 3.66 (0~30) | 31.02 | 74.63 | 1.22 | 41.83 | 77.57 | 1.42 | 34.86 | 0.20 |
- [1] "Towards becoming the No.1 medical hub of Asia" Thailand Board of Investment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2] "Total number of hospital beds in Thailand from 2013 to 2018" 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3] "Domestic general government health expenditure (GGHE-D) as percentage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WHO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4] "Out-of-pocket expenditure as percentage of current health expenditure (CHE) (%)" WHO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5] "Current health expenditure (CHE) as percentage of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WHO Global Health Observatory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6] "Search for JCI-Accredited Organizations"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7] "Thailand industry outlook 2019-20: Medical devices" Krungsri Research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8] "Towards becoming the No.1 medical hub of Asia" Thailand Board of Investment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9] "Towards becoming the No.1 medical hub of Asia" Thailand Board of Investment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10] "Thailand industry outlook 2019-20: Medical devices Krungsri Research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11] "PT-T005 Filing a patent application in Thailand Classified by field of technology, 2007 – 2018" Natio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licy Office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
- [12] "Towards becoming the No.1 medical hub of Asia" Thailand Board of Investment (Last accessed on September 14, 2020)